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配件技术领域,种无装置作方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实际上是飞行防撞法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种无装置作方无人垂直起降飞机、人机无人飞艇、飞行防撞法无人直升机、种无装置作方无人多旋翼飞行器、人机无人伞翼机等。飞行防撞法
3.专利号为cn109353517a的种无装置作方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人机针对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飞行时扇叶没有防护措施,飞行防撞法容易与树枝发生碰撞而损毁的种无装置作方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人机包括机体,飞行防撞法所述机体的外壁阵列焊接有水平设置的四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远离机体的一侧安装有扇叶,所述安装杆的顶部靠近机体的一侧焊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两个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一套管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顶部均焊接有两个套筒。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以调整挡板和固定杆对扇叶的遮挡,从而可以避免外物与扇叶发生触碰,提高扇叶的安全性。
4.经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分析可知,现有的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多为硬质的挡板,当无人机飞行撞击后,无人机与固定物之间为刚性接触,碰撞力度直接传递给无人机,碰撞力度较大,无人机动作变形较大,如果无人机舵手不及时处理,无人机依旧很容易侧翻导致坠机,对于操作者来说反应时间比较短,反应处理困难,无人机依旧容易坠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无人机飞行用防撞装置多为硬质的挡板无人机与固定物之间为刚性接触,碰撞力度较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和防护罩,所述无人机主体四角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部内壁之间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中央设有主轴,所述主轴外壁设有叶片,所述防护罩两端设有弧形法兰,所述防护罩周向外壁设有缓冲垫,所述弧形法兰之间设有防撞气囊。
7.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主体顶部中央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顶部设有转座,所述转座周向外壁设有防撞雷达传感器。
8.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气囊外圈外壁凸出于弧形法兰。
9.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法兰为橡胶材质,两个所述弧形法兰呈相对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为隔音棉材质,所述缓冲垫两端与弧形法兰相粘结。
11.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位于防护罩内部,所述无人机主体底部设有安装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无人机主体、防护罩和电机支架,实现了在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使用时,通过防撞气囊对无人机主体外侧形成一层有弹性的防
护,使得无人机在触碰到固定物时,叶片保护在防护罩内部,不会受到损坏,受到碰撞的瞬间,通过防撞气囊首先进行碰撞力的缓冲,然后防撞气囊将碰撞力缓冲后传递给弧形法兰和缓冲垫,对碰撞力进行多次缓冲,保证无人机在碰撞后,动作姿态变形较小,能够给予操作者,更多的反应时间,操作无人机远离固定物,防止无人机碰撞坠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的主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的主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的俯视图。
18.图中:1-无人机主体;2-伺服电机;3-转座;4-防撞雷达传感器;5-防护罩;6-电机支架;7-主轴;8-叶片;9-弧形法兰;10-防撞气囊;;11-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1和防护罩5,无人机主体1四角通过螺钉连接有防护罩5,防护罩5底部内壁之间熔接有电机支架6,电机支架6中央通过螺钉连接有主轴7,主轴7外壁卡接有叶片8,防护罩5两端熔接有弧形法兰9,防护罩5周向外壁胶粘有缓冲垫11,弧形法兰9之间胶粘有防撞气囊10。在触碰到固定物时,叶片8保护在防护罩5内部,不会受到损坏,受到碰撞的瞬间,通过防撞气囊10首先进行碰撞力的缓冲,然后防撞气囊10将碰撞力缓冲后传递给弧形法兰9和缓冲垫11,对碰撞力进行多次缓冲,保证无人机在碰撞后,动作姿态变形较小。
21.无人机主体1顶部中央通过螺钉连接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顶部卡接有转座3,转座3周向外壁卡接有防撞雷达传感器4,通过伺服电机2带动转座3转动,从俄日带动防撞雷达传感器4转动,对无人机四周进行雷达距离监测,配合无线通信和手柄上的振动器和扬声器,提醒操作人员无人机距离固定物的距离,防撞气囊10外圈外壁凸出于弧形法兰9,便于防撞气囊10的防撞防护。
22.弧形法兰9为橡胶材质,两个弧形法兰9呈相对设置,缓冲垫11为隔音棉材质,缓冲垫11两端与弧形法兰9相粘结,叶片8位于防护罩5内部,无人机主体1底部设有安装座,用于安装其他入相机云台、喊话器等其他设备。
23.工作原理:在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使用时,通过防撞气囊10对无人机主体1外侧形成一层有弹性的防护,使得无人机在触碰到固定物时,叶片8保护在防护罩5内部,不会受到损坏,受到碰撞的瞬间,通过防撞气囊10首先进行碰撞力的缓冲,然后防撞气囊10将碰撞力缓冲后传递给弧形法兰9和缓冲垫11,对碰撞力进行多次缓冲,保证无人机在碰撞后,动作姿态变形较小,能够给予操作者,更多的反应时间,操作无人机远离固定物,防止无人机碰撞坠机。
24.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1)和防护罩(5),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四角设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底部内壁之间设有电机支架(6),所述电机支架(6)中央设有主轴(7),所述主轴(7)外壁设有叶片(8),所述防护罩(5)两端设有弧形法兰(9),所述防护罩(5)周向外壁设有缓冲垫(11),所述弧形法兰(9)之间设有防撞气囊(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顶部中央设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顶部设有转座(3),所述转座(3)周向外壁设有防撞雷达传感器(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气囊(10)外圈外壁凸出于弧形法兰(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法兰(9)为橡胶材质,两个所述弧形法兰(9)呈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11)为隔音棉材质,所述缓冲垫(11)两端与弧形法兰(9)相粘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8)位于防护罩(5)内部,所述无人机主体(1)底部设有安装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和防护罩,所述无人机主体四角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部内壁之间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中央设有主轴,所述主轴外壁设有叶片,所述防护罩两端设有弧形法兰,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气囊对无人机主体外侧形成一层有弹性的防护,使得无人机在触碰到固定物时,叶片保护在防护罩内部,不会受到损坏,受到碰撞的瞬间,通过防撞气囊首先进行碰撞力的缓冲,然后防撞气囊将碰撞力缓冲后传递给弧形法兰和缓冲垫,对碰撞力进行多次缓冲,保证无人机在碰撞后,动作姿态变形较小。作姿态变形较小。作姿态变形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甘阳晶 金文俊 金卫民 郭黎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顶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