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乐鱼买球_乐鱼买球app_乐鱼app下载

文档序号:34131600发布日期:2023-06-08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大功电桩的制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装配结构。率直流充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车的装配作方快速发展,充电桩的结构建设也在加快脚步,为了缩短充电的大功电桩的制时间,充电桩也在朝着大功率的率直流充方向发展。
3.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的装配作方电器元件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确保充电稳定,结构充电的大功电桩的制过程中需要对充电桩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目前,率直流充充电桩一般采用分冷的装配作方方式进行散热,散热风扇集成在充电桩本体上,结构充电桩本体固定在支撑柱上,大功电桩的制其存在的率直流充缺陷是充电桩本体的体积较大且比较笨重,不便于将充电桩本体装配在支撑柱上。装配作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装配结构,以使其不仅能够满足充电桩的散热要求,而且便于实现充电桩的装配。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装配结构,包括支撑柱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的充电桩本体;
6.所述支撑柱的前侧设有第一竖向卡轨,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竖向卡轨的下侧设有前后贯穿的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内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支撑柱的前侧固定有一端与所述安装通槽的前端对接、另一端朝上的的弯头;
7.所述充电桩本体设于所述支撑柱的前侧,充电桩本体的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竖向卡轨卡接配合的第二竖向卡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下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弯头的上端对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靠近上端设有出风口。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槽的前端设有一挡环,所述散热风扇前端的周部抵紧在所述挡环上,所述支撑柱的后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抵紧在散热风扇后端的周部。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内设有进风网。
10.进一步地,所述弯头的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与支撑柱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12.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下端围绕所述进风口的周围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周与进风口之间形成支撑环,所述弯头的上端插入所述连接槽内并支撑在所述支撑环下。
13.进一步地,所述弯头的上端与支撑环支撑设有密封环。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安装有挡雨件,所述挡雨件抵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端。
15.进一步地,所述挡雨件的下侧设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插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并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安装充电桩时,先将支撑柱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散热风扇固定在支撑柱上的安装通槽内,并将弯头固定在支撑柱上,然后从上往下将充电桩本体上的第一竖向卡轨插入充电桩本体上的第二竖向卡轨,直到充电桩本体下端的进风口与弯头的上端对接,即可实现充电桩的组装。
18.充电桩充电时,散热风扇通过弯头向充电桩本体内通入空气,空气经过充电桩本体并带走充电桩本体内电气元件散发的热量后从充电桩本体上端侧部的出风口排出,从而满足充电桩的散热要求。
19.本技术的充电桩本体与散热分散采用分体式设计,减小了充电桩本体的体积和重量,安装时,分别将散热风扇和充电桩本体装配在支撑柱上即可,便于实现充电桩的装配。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桩本体与支撑柱结合的水平剖视图。
23.附图中,100-支撑柱;110-第一竖向卡轨;120-安装通槽;130-挡环;140-固定环;141-进风网;200-充电桩本体;210-第二竖向卡轨;220-进风口;230-出风口;240-连接槽;250-支撑环;260-密封环;300-散热风扇;400-弯头;410-连接环;420-密封垫圈;500-挡雨件;510-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装配结构,包括支撑柱100以及安装在支撑柱100上的充电桩本体200。
27.支撑柱100的前侧设有第一竖向卡轨110,支撑柱100位于第一竖向卡轨110的下侧设有前后贯穿的安装通槽120,安装通槽120内安装有散热风扇300,支撑柱100的前侧固定有一端与安装通槽120的前端对接、另一端朝上的的弯头400。
28.充电桩本体200设于支撑柱100的前侧,充电桩本体200的后侧设有与第一竖向卡轨110卡接配合的第二竖向卡轨210,充电桩本体200的下端设有进风口220,进风口220与弯头400的上端对接,充电桩本体200的两侧靠近上端设有出风口230。
29.安装充电桩时,先将支撑柱100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散热风扇300固定在支撑柱
100上的安装通槽120内,并将弯头400固定在支撑柱100上,然后从上往下将充电桩本体200上的第一竖向卡轨110插入充电桩本体200上的第二竖向卡轨210,直到充电桩本体200下端的进风口220与弯头400的上端对接,即可实现充电桩的组装。
30.充电桩充电时,散热风扇300通过弯头400向充电桩本体200内通入空气,空气经过充电桩本体200并带走充电桩本体200内电气元件散发的热量后从充电桩本体200上端侧部的出风口230排出,从而满足充电桩的散热要求。
31.本技术的充电桩本体200与散热分散采用分体式设计,减小了充电桩本体200的体积和重量,安装时,分别将散热风扇300和充电桩本体200装配在支撑柱100上即可,便于实现充电桩的装配。
32.参照图1,安装通槽120的前端设有一挡环130,散热风扇300前端的周部抵紧在挡环130上,支撑柱100的后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环140,固定环140抵紧在散热风扇300后端的周部。安装散热风扇300时,先将散热风扇300从后侧装入安装通槽120,再在安装通槽120装上固定环140,以通过固定环140将散热风扇300锁定在安装通槽120内,这样便于实现散热风扇300的固定安装。为了防止杂物被吸入充电桩本体200,固定环140内设有进风网141。
33.为了便于将弯头400固定在支撑柱100上,弯头400的一端设有连接环410,连接环410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柱100上。为了提高弯头400与支撑柱10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连接环410与支撑柱100之间设有密封垫圈420。
34.继续参照图1,充电桩本体200的下端围绕进风口220的周围设有连接槽240,连接槽240的内周与进风口220之间形成支撑环250,弯头400的上端插入连接槽240内并支撑在支撑环250下。组装时,将弯头400的上端插入连接槽240并使弯头400的上端与连接槽240内的支撑环250相抵,这样不仅便于实现弯头400的上端与进风口220的对接,而且弯头400还能够对充电桩本体200起到良好的支撑固定作用。为了提高弯头400与进风口220对接的密封性,弯头400的上端与支撑环250支撑设有密封环260。
35.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00的上端安装有挡雨件500,挡雨件500抵在充电桩本体200的上端。挡雨件500不仅能够起到挡雨的作用,而且装上挡雨件500上,挡雨件500能够将充电桩本体200压紧,从而防止弯头400与进风口220发生脱落。为了便于实现挡雨件500的固定安装,挡雨件500的下侧设有插接头510,插接头510插接于支撑柱100的上端并与支撑柱100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技术分类